2025年企业收集数据是否需同意?
企业收集数据是否需同意?
根据现行法律法规,企业在收集个人信息之前,必须向信息主体明确说明收集、使用这些信息的目的、方法及范围。只有在获得信息主体的明确同意后,企业才能进行数据收集活动。这一规定旨在保障个人对其信息的控制权,并预防信息被非法使用或泄露。
【相关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第十三条 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个人信息处理者方可处理个人信息:
(一)取得个人的同意;
(二)为订立、履行个人作为一方当事人的合同所必需,或者按照依法制定的劳动规章制度和依法签订的集体合同实施人力资源管理所必需;
(三)为履行法定职责或者法定义务所必需;
(四)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或者紧急情况下为保护自然人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所必需;
(五)为公共利益实施新闻报道、舆论监督等行为,在合理的范围内处理个人信息;
(六)依照本法规定在合理的范围内处理个人自行公开或者其他已经合法公开的个人信息;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按照前款规定处理个人信息的,应当保证处理活动符合该特定目的,不得超出必要范围;除非有证据证明存在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情形外,个人信息处理者不得因个人不同意提供其个人信息而拒绝向其提供产品或者服务。
家庭监控录像外泄法律责任?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个人隐私权受到严格保护,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非法获取、使用、公开或者向他人提供他人的个人信息,这其中也涵盖了通过视频监控手段获得的信息。如果家庭监控录像在未经当事人同意的情况下被泄露出去,这种行为将被视为对个人隐私权的侵犯。此外,若此类泄露导致受害者名誉受损或其他形式的损失,责任人可能需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对于情节特别严重的情况,还可能违反刑法中的相关规定,面临更严厉的法律后果。
【相关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二条:“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第四十四条:“任何个人和组织不得窃取或者以其他非法方式获取个人信息,不得非法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个人信息。”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违反国家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除特殊情况外,企业在境内收集个人信息时需遵循“知情-同意”原则,未经信息主体同意擅自收集个人信息将构成违法行为。
【温馨提示】中国大律师网,构建了一个快速响应、值得信赖的法律服务平台。点击下方按钮启动在线咨询,我们将免费为您精选专业律师,帮助您轻松克服各种法律挑战。选择中国大律师网,让我们成为您可靠的法律顾问团队。
-
在法律体系下,被告在特定情况下可以要求更换辩护人。这主要基于保障被告人权益的原则,确保其能够获得满意的法律服务。具体而言,当被告对现有辩护人的专业能力、职业道德或与辩护人间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时,可提出更换请求。...时间:2025.03.18
-
为境外提供情报的行为,在法律体系中被视为严重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这种行为可能构成间谍罪或其他相关犯罪,根据具体情况,将受到相应的刑事处罚。...时间:2025.03.17
-
刑事犯罪与民事纠纷的界定主要依据行为人的主观意图、行为性质及其社会危害性。在法律实践中,区分二者的关键在于判断某一行为是否侵犯了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以及该行为是否达到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程度。此外,还需要考虑是否有具体的法律规定将某种行为明确归类为犯罪。...时间:2025.03.17
-
在刑事诉讼程序中,法庭外和解并不直接适用于所有类型的刑事案件。但是,在特定条件下,如轻微犯罪或双方达成一致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调解等方式解决部分纠纷。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和解”主要体现在赔偿、道歉等方面,并不意味着案件可以因此而被撤销或改变其性质。...时间:2025.03.17
-
刑事辩护律师如果在执业过程中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将可能面临一系列的处罚措施。这些处罚旨在维护司法公正与律师职业规范,包括但不限于警告、罚款、暂停执业乃至吊销律师执业证书等。...时间:2025.03.16
-
关于自愿饮酒后发生的性行为是否构成强奸的问题,关键在于判断当事人在发生性行为时是否处于无法抗拒的状态以及是否存在违背其意志的情形。根据《刑法》的规定,如果能够证明一方在对方醉酒、无意识或无法反抗的状态下实施了性行为,则可能构成强奸罪。...时间:2025.03.15
-
-
在法律体系下,精神损害赔偿是指当自然人因侵权行为遭受严重精神痛苦时,可以要求侵权人支付一定的经济补偿。根据现行法律规定,在特定情况下,受害人有权主张精神损害赔偿。...时间:2025.03.13
-
在死刑案件中,精神鉴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不仅关乎被告人的刑事责任能力认定,还直接影响到司法公正的实现以及人权保护的原则。通过专业机构或专家对被告人进行精神状态评估,可以确保那些因精神障碍而不具备完全刑事责任能力者得到适当处理,避免了冤假错案的发生。...时间:2025.03.12
-
对于未成年主犯的量刑有着特别的规定。未成年人犯罪时,考虑到其心智发展尚未成熟等因素,在量刑上会给予一定的宽大处理。这种宽大不仅体现在可能适用较轻的刑罚种类上,也包括了对教育改造的重视以及特定情况下减轻或免除处罚的可能性。...时间:2025.03.11
-
非法拘禁他人是一种严重侵犯公民人身自由的行为,在刑法中被明确规定为犯罪行为。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对于非法拘禁他人的行为将依法予以惩处。...时间:2025.03.10
-
在法律体系下,举报他人犯罪行为是否被视为立功表现,取决于具体情境。根据现行法律法规,如果举报人的行为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中关于立功的规定,则可以被认定为立功表现。...时间:2025.03.09
-
确定案件应由哪个法院管辖,主要依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一般而言,根据案件性质、当事人住所地、合同履行地等因素来决定具体的管辖法院。在特定情况下,还可能涉及到专属管辖或协议管辖等特殊情形。...时间:2025.03.09
-
在刑事案件中,辩护人对控方证人的质证是保障被告人合法权益、实现司法公正的重要环节。通过有效的质证,可以揭露证据中的矛盾之处或证明其不可靠性,从而为被告争取更有利的判决结果。本回答将从法律角度出发,结合相关法律法规,探讨刑事辩护人在质证控方证人时应当遵循的原则与方法。...时间:2025.03.07
-
在收到对方的起诉书后,应当首先确认其真实性与合法性,并根据案件性质准备相应的答辩材料。及时咨询专业律师以获得法律指导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同时,在法定期限内向法院提交答辩状是被告的基本权利之一。...时间:2025.03.05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